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寺院文化 > 古今文章
圆通
来源:摩崖无语【捌】    发布时间:2013-02-22    作者:闲云
  

(圆通(清)迟维培 字在天台山高明寺外)
  
   弟子问法师:“云何获圆通?”法师回答:“心闻洞十方,当然获圆通。”这是佛家的一段公案。圆通是佛家参悟的一种境界,“性体周遍为圆,妙用无碍为通”是佛家对圆通二字的诠释。
  
   天台山高明寺之外的幽溪旁有一石洞,洞就称“圆通洞”。它是一个特殊的洞,特殊之处在于它的构成。它由四块大石相叠而成,一石横空,三石相承,中空为洞,巧成天趣。北边的洞口仅可容一个通过,进得洞去,却是豁然开朗,别有天地。南边洞下就是幽溪清澈的溪水,在临谷的洞中,看云听泉,充满诗意。
  
   明万历年间的圆通洞只属于传灯法师一人,传灯法师将圆通洞作为他读经写书的场所。每天清晨,他来到洞中,点上一支香,石桌上,放着佛经。就这样他开始了一天的读经,每当有所感悟,他会随手写下几行文字,这就有了他的佛学著作注《圆通疏》。洞内清幽,是读书静思的佳地,洞前有二棵老松,从石缝间挺出,写累了就看看眼前的苍松,洞外是深涧千尺,幽溪的溪水声,总是倍伴着传灯法师读经的时光。
  
   圆通洞被传灯法师列入幽溪十六景之一,并在他所撰写的《幽溪别志》称:圆通洞“空如庵,洞下溪声瑟瑟,洞侧松声幽幽,于是跏跌,耳根圆通,时时现前,因名。”这只是客观地叙述了圆通洞外在的风貌。
  
   在他所写的《圆通洞》诗中,寄托了他更多的情愫,“一穴才容膝,居然景自幽。溪声长在耳,山色已盈眸。契我林间性,甘兹物外游。倦来枕石卧,身世复何求?”可见,他在圆通洞中的读经写作月岁,是何等的自在与逍遥,一句“身世复何求?”蕴涵了他对于圆通洞所有的眷恋。
  
   在圆通洞中静思的传灯法师,耳根圆通,之后也有多位僧人在此修持。如此充满佛性的石洞,自然也得到文人的青睐,与传灯法师同时代的何白,为乐清文人,能诗善书,为明季温州著名的布衣诗人。当年游高明寺时,就被圆通洞所吸引,进入洞内,坐在传灯法师常坐的那张石凳上。眼前的山色与水声,突然间,就让他平静下来了,这是一个清幽的世界,这种感受瞬间让他明白了圆通的意义。他想写一首诗,来表达他的感受,笔提起来了,却写不下一行诗。无语的何白,在离开前,写下了“圆通洞”三字,并镌刻在圆通洞北边入口处的那块山岩上,只是现已风化,难寻踪影了。
  
   大约一百年之后的夏日,另一位文人走进了圆通洞,那是清康熙三十四年(1695年)。时在台州任知府的山东人迟维培,来到圆通洞时,何白的“圆通洞”三字还十分清晰地留在山岩上。他同样善于书法,看到洞外的“圆通洞”三字,他有了与何白跨越时空的书法对话的想法,他在洞内东侧的山岩上写下了“圆通”二字,笔法娴雅,圆润通畅。落款载明“康熙乙亥孟夏”,“蓬莱迟维培书”字样。洞内与洞外的的两方书法互相辉映,这不仅是两位文人书法艺术的交流,也传达了两位文人对于圆通二字相同的感悟。
 

 
[关闭]
| 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 | 联系方式 |
浙ICP备12019939号